你的位置:雷火体育app官网入口 > 产品展示 >

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——郭化若

郭化若

郭化若(1904-1995),原名郭可彬,曾用名郭化羽,福建省福州市人,享年91岁。

早年就读于福州崇实小学和福州农林学校,后任民国潮汕公路测量员、广西桂军警备司令部书记官。

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炮兵科,同年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后任黄埔军校炮兵第2队代理队长(参加了东征),武汉中央军政学校炮兵大队第2队队长(参加了北伐)。

1927年秋被组织派往苏联莫斯科炮兵学校学习,1929年回国后到闽西。相继任红4军前委委员,红4军第2纵队参谋长(纵队长李天柱、曾士峨,党代表张恨秋、罗荣桓【元帅】),红4军第九次党代会代表,红1军团总指挥部参谋处处长(参谋长曾士峨),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参谋处处长(参谋长朱云卿),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秘书长(书记毛泽东)兼参谋处处长、代参谋长,军委总参谋部参谋处处长(参谋长叶剑英【元帅】)、第2局局长。

朱云卿烈士

1932年遭诬陷被开除党籍(1938年获得平反);相继任瑞金红军学校总教官,陕北红军大学训练处处长、第3科训练处处长,红军教导师教育长(师长周昆【1938年失联】,政委袁国平),红军庆阳步兵学校训练部部长(校长刘伯承【元帅】,政委袁国平),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步兵科教育长;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“围剿”和红一方面军长征。

袁国平烈士

全国抗战时期,先后任军委编译处处长,八路军军政杂志编委会委员,军委总参谋部第1局(作战局)局长(部长陈奇涵【上将】)、第4局(管理局)局长(部长许光达【大将】)兼“抗大”第三分校校长,延安军事学院教育长(院长朱德【元帅】),朱德总司令的政治秘书,延安八路军炮兵学校校长(政委邱创成【中将】),延安中央党校军事教育处处长,中共七大会议代表。

期间撰写了《抗日游击战争战术的基本方针》、《军事辩证法》和《八路军军事理论》等专著。

曾士峨烈士

抗战胜利后到山东,相继任鲁南军区副司令员(司令员张光中,政委傅秋涛【上将】),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副司令员(司令员王必成【中将】,政委江渭清,代政委陈时夫)、第4纵队政委(司令员陶勇【中将】),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首任政委(司令员宋时轮【上将】),上海市军管会委员、淞沪警备司令部司令员兼政委。

陈时夫

新中国成立后,历任淞沪警备司令部司令员兼政委,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兼上海防空司令部司令员和政委,华东军区防空部队司令员兼政委、军区公安部队司令员(1950-1955)。

1955年至1969年,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、军区党委常委(司令员许世友【上将】,专职政委唐亮【上将】、肖望东【中将】、杜平【中将】)。

“文革”开始后被停止工作,接受审查。

1973年恢复工作,任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(院长宋时轮,第一政委粟裕【大将】)。

1982年当选为中共第一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。

郭化若荣获的三枚一级勋章

1955年被授予解放军中将军衔,先后荣获一级八一勋章、一级独立自由勋章、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。

是第三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,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。

郭化若、史翔云夫妇

注:

李天柱(1898-1935),湖南省耒阳市人,红军烈士。

曾士峨(1904-1931),湖南省益阳市人,红军烈士。

张恨秋(1905-1935),广东省大埔县人,红军烈士。

朱云卿(1907-1931),广东省梅县人,红军烈士。

袁国平(1906-1941),湖南省邵东市人,著名抗日英烈。

张光中(1901-1984),江苏省沛县人,后任江苏省政协副主席。

江渭清(1910-2000),湖南省平江县人,后任中共江苏省委第一书记。

陈时夫(1913-1953),湖北省通山县人,后任解放军第20军首任政委;病逝。

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

相关资讯